2021年3月3日 星期三

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集)

 

  

《彌陀要解》裡面所說的,「一聲阿彌陀佛」,這第一行,「即是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」。「五濁」,我們參考資料裡頭在前言第一頁,《三藏法數》裡頭所說的,出於《法苑珠林》。濁是染污,現在的話就是染污,五種,五大類的染污。第一個是「眾生濁」,「謂眾生多諸弊惡」,底下舉的例子,「不孝敬父母尊長」,就是不孝父母、不敬尊長;「不畏惡業果報」,就是不相信因果;「不作功德,不修齋法」,齋是身心清淨這個意思,所以眾生濁了。這個眾生都是講的人,這個世間人,我們講身心染污,染污到極處。這是總說。那分開,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?底下說,第二個「見濁」,他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看錯了、想錯了,煩惱濁是想錯了,見濁是看錯了,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集)  2012/10/2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05

 

 

 

 

「謂正法已滅,像法漸起」,現在像法也滅了。《法苑珠林》這是唐朝人著作的,距離我們現在一千多年。所以現在像法也滅了,現在是末法。

 

末法一萬年,現在是第一個一千年,也有人說第一個一千年過去了,現在是第二個一千年的開始,這些都是有根據的。末法滅了之後就是滅法,我們很冷靜的觀察現實環境,好像是末法跟滅法都看到了,似乎末法加速度了,滅法提前了。「邪法轉生」。昨天我們看到一個信息,北方念佛法門裡頭有邪知見出來了,宣傳有比現在這個經論上所講的方法更快速的方法。光念《無量壽經》不行,還要加別的經咒;光念佛還不行,也要再加一些東西,那個速度就更快、更有把握。這都是妖言惑眾,邪法轉生。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集)  2012/10/2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05

 

 

 

 

「邪見增盛」,都是邪知邪見,心浮氣躁。諸位一定曉得一個最高的原則,你能掌握住,你就不會被人欺騙了。有智慧的人心是清淨的,有智慧的人心裡頭沒有雜念、沒有妄想,他與自性相應。世尊大小乘經裡頭常說,我們也常常提醒,這句話非常重要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心愈雜,境界就愈亂,五花八門,擾亂你的情緒,擾亂你的覺觀。所以佛提出制心一處,叫無事不辦。

 

  天親菩薩在《往生論》裡面告訴我們,最後一切諸法都歸一法句,歸一了,一法句。一法句是什麼?「清淨智慧,無為法身」。清淨智慧,無為法身,我們在前面,就是昨天讀過了,就是阿彌陀佛與這個名號;阿彌陀佛是清淨法身,這句名號是智慧的圓滿。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,掌握這個原則你就不會受人欺騙。哪有在這麼好單純法裡頭還得再添加東西?一添加就錯了、就亂了、就不純了。我們看到許許多多念佛真正成就、往生瑞相不可思議的,就是一句佛號,他連經都不念。不認識字,沒有能力讀經,經不要讀了,就一句名號行了,鍋漏匠一句名號成就的。我們看到幾個,極樂寺的修無師,一句名號成就的,也是不認識字,沒出家之前做泥水匠。人老實、心地善良,聽話、真幹,他就成就了。我們輕易受人家幾句話一說,心就動了,就沒主意了,這是什麼?總而言之一句話,這個人叫不老實。不老實的人吃虧,真的是心浮氣躁。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集)  2012/10/2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05

 

 

 

 

第三個「煩惱濁」,「謂眾生多諸愛欲、慳貪、鬥諍、諂曲」,諂是諂媚、巴結人,心念很雜很亂,「虛誑」,虛是不誠實,誑是欺騙別人。「攝受邪法」,邪門歪道他喜歡,「惱亂心神」,這叫煩惱濁。人生活在這個境界裡頭,他怎麼不痛苦?我們想想這幾樣,一樣都受不了,何況全都具足。我們這一生要想成就,搞這些是決定不可能的,要學鍋漏匠、要學修無師。這兩個都是出家人,修無師出家之後還受過戒,鍋漏匠連戒都沒有受過,成就不可思議,就是一句阿彌陀佛。

 

  真正念佛人,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人,傳給你什麼法,他統統都是一句阿彌陀佛給他回掉了,他沒有第二句話。這個法有根據,在哪裡?在《觀無量壽佛經.上品上生章》。講到極處,就是阿彌陀佛來了,告訴你,我還有個法門比這個法門還殊勝,你都婉言拒絕:佛,我不要了,我就這一門行了,我不再換法門。這個人才叫做老實念佛,阿彌陀佛來了他也不動。這是善導大師在「上品上生章」裡頭舉的例子,你遇到什麼大善知識,遇到阿羅漢、遇到菩薩、遇到佛,最後是遇到阿彌陀佛,都不動搖,都不受影響。這叫真信,這叫真願,那一句阿彌陀佛念得管用,跟阿彌陀佛心心相應。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集)  2012/10/2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05

 

 

 

 

第四個是「命濁」,「謂往古世時,人壽八萬四千歲」,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人的壽命最長的八萬四千歲,我們這個世間所講的八萬四千年。每一百年減一歲,減到十歲,十歲是最低的,這個叫一減;然後從十歲每一百年加一歲,又加到八萬四千歲,這一增一減叫一個小劫。我們現在處的是減劫裡面,只剩下七十年了。釋迦牟尼佛出世,人壽是一百歲,一百年減一歲,佛距離我們三千年,就減了三十歲。所以現在人的壽命是七十歲,平均壽命。七十歲,六十、五十、四十、三十、二十,那就是五千年,一千年減十歲,再五千年。佛的末法是一萬年,從現在算起,世尊的法運還有三千年,後頭。那三千年是增劫,一百年加一歲,加到人壽三十歲,佛法在這個世間才消失。所以是在增劫裡頭人壽三十歲。壽命愈短,災難愈多,人活得愈苦。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集)  2012/10/2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05

 

 

 


  「今時人壽轉減,百歲者稀」,很少有一百歲,一百歲是他的福報,他修來的。「以惡業增故,壽數短促」,造惡造得太多了。造了很多惡業,壽命還很長,這是什麼緣故?不是說沒有報應,這是說他過去生中積的福積得太厚,今天造惡是折壽。百分之百的福報折掉了百分之九十,他還有百分之十,那個百分之十也是一般人不能跟他比的,你就曉得他福報多大。這個人如果說一生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,他的福報我們一般講一千年都享不完。他如果是個帝王,他子子孫孫傳世,他可以傳一千年,周家是八百年。今天造極惡之業的時候還享大福報,你就知道他的福報多大。但是福報享盡了,來生苦報就現前,他享完了。這些事、理佛法裡頭講得很清楚,不能不知道。你統統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修福的人在受罪,造孽的人在享福,你的心就平了。為什麼?你知道前因後果,你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事實真相,一點都沒錯,因緣果報絲毫不錯。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集)  2012/10/2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05

 

 

 

 

第五,「劫濁」。劫是時間,時間實在講沒有濁與不濁,沒有。為什麼說這段時間染污?是因為前面四種,有見、有煩惱、有命、有眾生濁,所以這個時間我們稱為濁惡。惡,就是十惡業,人造十惡業,造十善的人很少,造十惡的人非常普遍。這裡面幾句話是經上說的,「謂減劫中,人壽減至三十歲時」,大概也就是三、四千年之後,這個三災就起來了。第一個是「饑饉災起」,人飢餓,沒有東西吃。「減至二十歲時」,就是瘟疫,地球上普遍到處都是瘟疫。減到十歲的時候,「刀兵災起」,這個刀兵就是人人看人都不順眼,看到人就想殺人。「世界眾生,無不被害」,這叫劫濁。特別是指人壽在三十歲的時候,災難都起來了。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集)  2012/10/2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05

 

 

 

 

我們看今天這個世界真的是這個樣子,縱然有大福報的人,他並不快樂。實在講,有億萬財富的人,有很高地位的人,沒有一般人這麼自在、這麼快樂。他的苦我們不知道,你跟這些人接觸,你就曉得了。他從早到晚多少操心的事情,我們今天所說的操不完的心,這個話不是誇張的,是真的。心的樂是沒事,清淨自在,這個叫真樂。身心都沒有事,這是有福德的人。不缺吃、不缺穿,房子遮蔽風雨足夠,身心自在,這個快樂無比!這個世間擁有財富的人我見過,地位很高的人我也見過,快不快樂?不快樂。我們在旁邊看,苦不堪言,要叫我去幹,我才不幹。可是你看,劫濁時代的人,他還拼命去爭,唯恐沒有,唯恐自己煩惱少了,你說這不叫迷惑顛倒嗎?現在人爭著要做大官,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集)  2012/10/2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05

  


 

 

人要有智慧,做大好事,還省心。我們今天做大好事,如果每天在外面講經有二、三萬人來聽,不累死人了。我們在攝影棚講經,攝影棚裡一個人也沒有,外面聽眾上百萬、上千萬,不見面,沒事。不需要見面,要見面幹什麼?佛法聽懂了,老老實實修行,好好的念佛,天天過太平日子。想過太平日子,清心寡欲,不能看電視、不能看報紙,所有信息統統斷絕,天下太平。你看,今天沒事,太平盛世,明天也沒事,天天都沒事。除了讀經、念佛之外,沒事了,這不是太平盛世嗎?太平盛世在哪裡?就在眼前,問你會不會過,於外頭境界不相干。這佛教給我們的,「若能轉境,則同如來」,我們走這個路子。如果為境界所轉,那你就是凡夫,就是五濁惡世的凡夫,苦不堪言!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集)  2012/10/2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05

 

 

 

 

我們中國人講孝親尊師是萬善的根源,這個東西丟掉了,麻煩就大了。中國古人懂得教育,懂得教學從哪裡教起,教孝、教敬,一個人一生不能離開這兩個字。孝,決定不會有惡念,不會有惡的行為,為什麼?如果有惡念,自己會感覺對不起父母、對不起祖宗,這個力量太大了!我們有惡念、有惡行,就對老師不尊敬。所以,孝敬是萬善之根。這兩個字拔除了,善沒有了,善真叫斷掉了;惡呢?惡就生長了,是無惡不作。為什麼?他能殺父母,他能殺老師,還有他什麼不敢殺的,還有什麼惡事他不敢造的?這個世界就走向毀滅了。人比禽獸都不如,禽獸還能夠共存共榮。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集)  2012/10/2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05

 

 

 

 

人比禽獸都不如,禽獸還能夠共存共榮。獅子、老虎是猛獸,不是餓到極處,牠不會侵犯小動物。我們看到很多外國人拍攝的動物奇觀,那都是真實的,不是表演出來的。看到這些毒蛇猛獸牠不侵犯別人,除非你去想殺牠,牠來抵抗。你沒有惡意,牠也沒有惡意;你對牠友善,牠回對你的也是友善。

 

  古時候,在深山裡面修道的人很多,那個時候山上都有毒蛇猛獸。我們在《華嚴合論》序文裡面看到,李長者想找一個清淨地方,給《華嚴經》寫個註解,到野外去看看。路上遇到一頭老虎,他就跟老虎說,說出自己的意思,想找個清淨地方來註《華嚴經》,你知不知道?老虎帶他,帶他走到一個老虎洞裡頭,裡面全是老虎。李長者看中這個地方,是好,老虎搬家搬走了,這個洞讓給他。老虎都可以商量,都請牠搬家,把地方讓出來,做好事,供養道場。長者覺得這個地方不錯,一個人住在那裡真清淨,沒人干擾。那照顧他,就來了兩個女孩子,給他燒飯、洗衣服,照顧他。他知道,看到點頭笑笑,沒有說一句話。等到這部註解完成了,就是《華嚴經合論》,註解完成之後,這兩個女孩子不見了,不知道到哪去了。你看,從來沒有問她,姓什麼,名字叫什麼,照顧這麼多、這麼長的時間,得謝謝人家。離開這個洞,走到鄰居村莊裡面去問問這兩個女孩,沒有人知道。真誠感應不可思議!古人有句話說「得道者多助」,幫助你的人很多,你真正有道、真正有德,天地鬼神都護持你,你操什麼心。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集)  2012/10/2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05

 

 

 

 

「《阿彌陀經》曰:能於娑婆國土,五濁惡世,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。這是稱讚本師釋迦牟尼佛,他能夠不為環境所轉,所以他住在無上正等正覺。這也是告訴我們,佛是跟五濁惡世沒關係,只要你自己能夠放下,不被外面境界所轉,你就成佛了。這是說一句阿彌陀佛,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。《要解》裡頭這句話不可思議,從來沒有人說過。釋迦牟尼佛怎麼成佛的?念阿彌陀佛成佛的,這是蕅益大師說出來的。經文擺在面前,從來沒有人看出,蕅益大師看出來了,說出來,我們仔細再一看,不錯,為什麼我們沒有看出來?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集)  2012/10/2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05

 

 

 

 

科學家告訴我們,估計大概人的身體總共是五十兆個細胞組成的。細胞從哪來的?細胞有生滅,新陳代謝,七年是一個週期。我們現在身體所有細胞跟七年前,七年前是舊的,一個都沒有了,全是新的,再過七年又換一批新的。新的不如舊的,這是怎麼回事情?應當新的愈來愈好,為什麼愈換愈壞?換成一些老化的細胞,換成一些帶著病毒的細胞,這是什麼道理?如果細胞愈換愈新,不就是年年十八了嗎?人不就不老了嗎?我們得想想,為什麼?這個轉變都是心在主宰,境隨心轉。想一想,我們十八歲跟二十八歲比,是十八歲的時候心地純潔,還是二十八歲的心地純潔?人經歷年齡愈多就愈不純潔、就愈複雜,所以換出來的東西愈換愈壞,就這麼個道理。如果心地保持,永遠保持童年那個樣子,童真,一點雜念、惡念都沒有,他到老還是童年。古人講童顏鶴髮,頭髮白了,但是人身體跟童子一樣。這什麼原因?他沒有改變他的童年,他永遠保持他的童年,那樣的單純,那樣的潔淨,道理在此地。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集)  2012/10/2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05

 

 

 


我們就曉得,心地愈乾淨、愈單純你就愈年輕,不複雜。最怕的是自私自利,自私自利的人憂患很多、顧慮很多。中國古語一句話說,憂能使人老。人怎麼老化?憂慮太多了,就迅速老化;無憂無慮就不容易看到他老化。沒有憂慮,沒有擔心的事情,也沒有提防的事情,天下本無事。修行人、修道的人,中國古時候只有佛跟道,其他宗教很少,少之又少,佛、道很多。學佛、修道不容易老,什麼原因?心清淨,沒有欲望、沒有憂慮、沒有牽掛,一生永遠過著單純的生活,道理就在此地,真正做到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。你要曉得那個爭、那個求,用多少心思、多少妄念、多少煩惱。你能把這兩個字丟掉,無爭、無求,你不得大自在,你得小自在了。得大自在那一定要是放下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得大自在,得大圓滿。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集)  2012/10/2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05

 

 

 

 

所以它這一句,「己身他身,微妙寂絕」,寂絕是從體上講的,微妙是從相上說的。「非權非實」,不能說它權,也不能說它實。但是你看,而能應現於「九界之權,一界之實」,自自然然的。你要問為什麼?因為它是自性變現出來的,己身他身。十法界依正莊嚴不離自性,自性是實,現相是權,權是剎那剎那在變化,實是沒有變化。我們把這個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你就有智慧能辨別邪正。往後,邪教、邪說會更多,你要不搞清楚、不搞明白,你被它們所迷惑,這一生路就走錯了。你本來是菩提正道,你走上了偏邪,依舊搞輪迴,那就大錯特錯了。

 

「又曰」,這個又曰還是蕅益大師說的,《彌陀要解》裡頭的,「舉此體」,這個體是講的法界體,「作彌陀身土」,彌陀的身是法界體,極樂世界也是法界體。「法界體」我們這裡也有簡單的參考資料,《佛學次第統編》裡面法界這一條。「法界」,梵語稱為「達磨馱都」,翻成中國的意思叫「法界」,也翻作「法性」,「亦曰實相」。翻的名詞不一樣,意思完全相同,是一個意思。「法界之義有多種」,佛為什麼一樁事情說這麼多的名詞?法界說得特別多,總有幾十種之多。佛的用心是教我們不要執著名字相,名字是假的,要懂得它真正的意思,不要著相,這就對了。像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裡頭告訴我們,學佛要用什麼心態去學。聽經離言說相,不要執著言語。讀經不要執著文字相,要知道它所說的意思是什麼。所以依義不依語,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叫願解如來真實義,那你就有受用了。如來真實義就是自己的真實義,生佛是一不是二。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集)  2012/10/2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05

 

 

 

 

 

  佛無量的善巧方便,都是幫助我們回頭、幫助我們放下、幫助我們覺悟的方法。方法在沒覺悟的時候管用,覺悟之後就沒用了。好比我們坐船到個目的地,到了之後,不能把船揹著走,就丟掉了。工具,我目的地達到了,這就不要了。佛法是工具,所以《金剛經》上告訴我們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這就告訴我們,佛法不能執著,一執著就是病,你就錯了,你要在裡頭懂得真實義。真實義怎麼懂得?放下就懂得,執著就不懂。執著在名相裡頭,你怎麼會懂得?名相是假設的,不是真的。所以證得真如、證得實相,不需要認識字,不需要念好多書,也不需要你去打坐參禪,不需要,就在一念放下。一念覺悟,明白了,是假的,假的我都不要,真的就現前,真的就是佛性。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集)  2012/10/2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