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4月7日 星期三

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十集) B

 

  

  所以淨宗,它不是講空門,它是跟你講有的,真有西方極樂世界,真有阿彌陀佛,念佛真的往生淨土,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你。「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」,末代是末法時期。現在是末法時期,眾生造罪業,五逆十惡。地球嚴重染污,我們身心染污,大地染污,我們依賴生存的食物染污,衣著也是染污,現在到了很嚴重的時候。這樣的凡夫,「立相住心尚不能得」,立相住心這個方法,在佛法不是最高的方法,這個方法都不能成就,「何況離相而求事者」。那要教你離一切相,即一切法是根本做不到,那是大乘上上根人才有分,上中下三根都沒有分。「似無術通人」,好像沒有神通,那些普通人,「居空立舍」,讓你在空中造一個房子行嗎?不行,沒有這個能力。可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行,你希望你的房子在空中,真的在空中;希望它在地面,它就在地面。極樂世界人人都有這個本事,我們這個世界不行。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十集)  2012/10/26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10

 

 

 


真心、真智慧都要把虛妄放下。什麼是虛妄?執著是虛妄,分別是虛妄,妄想是虛妄。這個東西只要一放下,真心就現前。用真心不用妄心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就能得定。那是什麼定?自性本定。惠能大師開悟告訴我們,「何期自性,本無動搖」,自性是不動的,沒有搖擺的,這是自性本定。換句話說,本定才是你的真心,念頭起伏這不是真心,這是妄心。用念頭起伏,你學來的是知識;用真心,你學來的是智慧。智慧能圓成佛道,能幫助我們自己回歸自性,這個不可思議,知識不行。在這個世間,知識可以拿到博士學位,可以做個佛學學者,專家學者,也能講得天花亂墜,也可以著作等身,但是出不了六道輪迴,煩惱習氣沒斷。這就是古大德常常勘驗學人,你會麼?意思就在此地。你會不會?會,就是說會用真心;不會,你還是用的妄心,你還是用分別執著。會的人不用分別執著,學得快!

 

所以一定要曉得淨宗之妙、淨宗的殊勝,妙在哪裡、殊勝在哪裡、好在哪裡,要能說得出來,就是教眾生持名念佛,幫助眾生即念離念。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十集)  2012/10/26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10

 

 

 


一定要曉得淨宗之妙、淨宗的殊勝,妙在哪裡、殊勝在哪裡、好在哪裡,要能說得出來,就是教眾生持名念佛,幫助眾生即念離念。我天天念這句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不著相、不分別,我不分別、不著它,我還是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並沒有把阿彌陀佛斷掉,真可以不執著、不分別。如果有雜念進來,妄念、雜念很多,印光大師教我們計數念佛,就是用他的十念法。十念法,數是暗計,只計一到十,再從一到十,永遠是一到十。這個方法是什麼?不讓雜念進來。如果念到沒有雜念,就不要計數了,完全是暗合道妙。這個方法高就高在即念離念。

 

其他的法門,這是高級佛法,它離念是無念,心裡頭真沒有念頭。但是又很容易起誤會,墮到無明裡頭去了。他修什麼?修無想定,無想定的果報在四禪天的無想天,這變成外道了,這個很麻煩。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十集)  2012/10/26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10

 

 

 

 

修無想定,無想定的果報在四禪天的無想天,這變成外道了,這個很麻煩。

 

我們想到袁了凡先生在雲谷禪師的禪堂,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念頭,那是無想定,那不是真正禪定。雲谷禪師問他是怎麼修的,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妄念是很難得,這功夫算是不錯。他是很老實,告訴雲谷禪師,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,二十年,一點差錯都沒有。命既然注定了,還有什麼好想的?乾脆不想了。所以他那個定叫無想,就是無想定。無想定還是迷惑顛倒,解決不了問題,為什麼?有定沒有慧。佛教給我們的定是有定有慧,定中有慧、慧中有定。定慧要均等,這才能入定。這兩個不平等,慧多定少,人心就慌亂,就定不下來,叫掉舉,心裡七上八下;如果慧少定多就打瞌睡,精神提不起來。一定要它兩個平等,這就入了定。所以入定也不容易,哪有念佛容易!念佛這個功夫比它高,超過《金剛經》太多太多了。

 

  這些理搞清楚,我們對它才會相信,才不會懷疑,知道這個法門妙,跟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沒有兩樣,成就,老實說比它還殊勝,沒有一個法門能跟它相比,真不容易!我們這一生能遇到別空過了,這才是我們一生第一樁大事,其他的全是雞毛蒜皮,不值得一提。所以你看,即念離念,潛通佛智,暗合道妙,巧入無念,即凡成聖。你到極樂世界哪有不成聖的道理?這就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在加持你,把你提升到阿惟越致菩薩。你明白這個道理,你一點都不疑惑了。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十集)  2012/10/26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10

 

 

 

 

  「又本經不倡一心不亂」,不提倡。一心不亂不容易。有人讀了《阿彌陀經》來跟我說,經上的標準是一心不亂,我做不到。他說的是真話,不是假話。《彌陀經》梵文原本不是一心不亂,是一心繫念。一心不亂是鳩摩羅什大師他翻的,是他的意思,不是佛經本來的字,找梵文原本看就查出來了。他翻得不錯,不能說他錯,他這樣翻對我們是個鼓勵。念佛念到功夫成片,這才能往生,就真的把妄念、雜念念掉了,清淨心現前,這並不是一心。這樣的功夫在往生的時候,阿彌陀佛來接引,佛光一照,你的功夫馬上就提升一等,就升等了。佛光一照就升等了,功夫成片就提升到事一心不亂,念到事一心不亂就提升到理一心不亂。所以他沒有說錯,講清楚、講明白我們就知道了。經一定要明白,不能含糊,不能有疑惑,有疑惑就有障礙。我們念到功夫成片是可能的,這個不難。事一心不亂是見思煩惱斷了,他的功夫等於阿羅漢,現在人做不到。理一心不亂是明心見性,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放下了。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,這不是凡夫能做得到的。可是我們知道,我們只要有功夫成片的功夫,往生的時候就是事一心不亂。所以本經,《無量壽經》上不講一心不亂。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十集)  2012/10/26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10

 

 

 

 

「直以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宗」,修學的宗旨。修學最高指導原則,就這兩句話,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。而發菩提心這一句,蕅益大師在《要解》裡頭講得太好了,印光大師非常讚歎。古大德沒說過,他說出來了,他說真信有極樂世界,真信有阿彌陀佛,這就是發無上菩提心。菩提心是願、是信,真正肯發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你真有這個願,真信真願就是無上菩提心,這就好辦了。可不能懷疑,可不能猶豫,不能對這個世間有任何貪戀。為什麼?有貪戀你就去不了,那就是你的業障。這個障礙起不起作用是你自己做主,別人做不了主的。我自己肯放下,他就障礙不了,我就穩穩當當往生到極樂世界。所以要放得乾淨,不要有任何執著。然後一向專念,一個方向,西方極樂世界;一個目標,親近阿彌陀佛,這樣的人沒有一個不往生。所以,「但能發心專念,皆可往生。故更為明確簡要」,講得清楚、講得明白、講得精確,簡單扼要。

 

  「是故此經稱為淨宗第一經」,淨土宗第一經,「因其為直截中之直截,方便中之方便。絕待圓融,不可思議」。這個經這樣的細說,主要是它真的是難信之法。真講清楚、講明白了,我們的疑慮就斷掉了,我們這一生真正得到《無量壽經》殊勝的利益,這太殊勝了,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!要知道,這個作佛是跟阿彌陀佛完全同樣的佛,不是別的佛。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,把我們的身分、地位提到這麼高,所以一般人不相信。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十集)  2012/10/26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10

 

 

 

 

「本經謂,當來一切含靈,皆依此法而得度脫」。這是佛說的,就在《無量壽經》上講的。當來是將來,佛滅度之後,特別是末法之後,一切含靈都是依這個法才能夠度脫,脫離六道輪迴、脫離十法界。「是知利濟眾生,此經為最。持名之法,暗合道妙,最易行故」。這個暗合道妙一句話說得太好了。道妙是大般涅槃,道妙是諸佛所證的果法,沒有想到持名跟實相相應。念佛只要念下去,自自然然會念到念而無念、無念而念。你不要著急,你不要去想,不要去作意,一直念下去,自自然然入這個境界。這個境界就是《金剛經》上講的無住生心,就是大乘道妙。所以最易行故,很容易你就能證得,這個功夫不在他們之下。實際上他們得不到佛力加持,我們這個地方不但得彌陀加持,本師釋迦加持,十方一切諸佛加持,這個到哪去找去?沒法子比。所以一定要知道。這一生遇到空過,那叫真正可惜。

 

  我們學到這個地方,也深深覺悟到,我們要徹底放下。活一天,讀一天《無量壽經》,跟大家在一起分享這部經,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,其他的什麼法門、什麼樣經教統統放下了。我們對於一切經教只有恭敬、讚歎、供養,我們自己不學了。學善財童子老實念佛,一門深入,我們決定得生淨土,決定親近彌陀。同學們如果真發心,將來在極樂世界我們又會在一起。

 

文摘恭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十集)  2012/10/26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40-0010